非快速眼动睡眠
人在出生几个月后,其非快速眼动睡眠就逐渐发展为非常明确的4 个阶段,从昏昏欲睡到进入深度睡眠,在实验室通过脑电波、眼动、肌张力检测就能清晰分辨出每一个阶段。
第1 阶段是开始进入睡眠的阶段,人会感到倦意袭来,尽管闭着眼睛,眼球也会在眼睑下无意识地缓慢移动,此时,大脑对外界的感知度开始慢慢下降。比如,你在开会或上课时打盹,就会漏听一些内容,等到有人叫你的名字或者打盹的姿势让你从椅子上滑下来,你会突然惊醒,这时,你会感觉自己根本没有睡着。从这一阶段醒来,可能会记得一些模糊的思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日梦”。
第1 阶段是觉醒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过渡阶段,通过对大脑电离活动或脑电波的监测能辨别出第1 阶段的结束与第2 阶段的开始。在第2 阶段开始时,大脑会产生短暂的睡眠梭形波和慢而长的K- 复合波,这就是浅眠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很容易醒过来,而且会感觉自己并没有进入睡眠。当然,每个人进入第2 阶段的时间长短不同、睡眠深度不同,这种感觉会因人而异。
接下来是第3 阶段,人体静止,大脑进入更深的睡眠中。最后是第4 阶段,即深眠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非常类似,我们可以将其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在这两个阶段,浅眠终止,睡眠梭性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而持久的δ 波。此时,人体呼吸平稳,心跳规律,发汗功能增强,不易清醒。如果此时有人大声叫睡眠者的名字,睡眠者也不会像在第2 阶段那样轻易醒来,相反,睡眠者对声音的敏感度在下降。
图2—1 显示了清醒与睡眠时的脑波情况。
当然,如果外界的刺激足够强烈,即使是处于第4 阶段也能被唤醒。即使是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仍旧能处理外来信息。例如,在需要起来喂孩子的时候,家长可能会醒不过来,这时如果有人大喊“着火啦”或者婴儿开始大声啼哭,家长就会马上醒来。可是,此时即使能马上醒来,大脑也仍旧处于混沌状态。
在非快速眼动期,人体肌肉比清醒时放松得多。你可以移动身体,但是由于大脑不再传递移动身体的信号,所以在这一阶段,人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而诸如梦游、睡眠中撞头等症状则属于不合常规的例外了。
循序渐进法
要解决由睡眠环境不适宜引发的儿童睡眠问题,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重新建立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在半夜醒来时感觉自己仍旧处于入睡时的环境里,周围的一切都处于可控状态。要达成这个目标,家长第一步就要仔细检视孩子现有的睡眠环境,找出不适宜之处。这个不适宜之处可以是任何的小细节,比如夜间哺乳、吮吸特定的物品、入睡时需要人摇着或哄着、睡眠时需要人轻抚后背,也可以是需要人轻拍着才能入睡、睡眠时需要大人抱着四处走动、喜欢在汽车后座上睡,还可以是需要听着特定的摇篮曲或者开着电视或音乐才能入睡,亦或是喜欢听电器发出的嗡嗡声。
家长帮助孩子重建睡眠环境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家长要抱着体谅的心态,耐心地坚持下去,直到孩子适应新的环境为止。改变旧的睡眠环境肯定是违背孩子的意愿的,孩子一开始肯定会产生抵制情绪,会大哭大闹,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想办法纾缓这种抵制,绝对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少则几天,多则几周,孩子的睡眠就会有所改善。
我们重新来探讨贝茨的案例,我处理这个案例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在我着手处理这个案例后,我就跟贝茨的父母一起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贝茨在入睡时与夜间醒来后都需要家长摇着她。然后我们一起规划了目标:大家一起努力,矫正贝茨的睡眠习惯,使她能够独自、安稳地睡在自己的婴儿床上。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贝茨现有的睡眠环境,建立一个新的睡眠环境,让她能够在夜间醒来时自己再次入睡。
我用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法”,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家长也可以参考表3—1 帮助理解。
在与贝茨的父母充分沟通后,我们达成了共识。从那以后,每天晚上贝茨入睡时以及半夜醒来后,家长都不能去贝茨的房间,我们希望能让她独自入睡。一开始贝茨会哭闹,家长就放任她哭闹一段时间,然后走进贝茨的房间,停留一小会儿,在她还清醒时就离开房间。如果家长离开后贝茨再次哭闹,就再放任她哭闹一会儿,然后再次进入房间,逗留一小会儿,仍旧在她清醒时离开。如此反复,直到贝茨凭自己的能力睡着为止。家长放任贝茨哭闹的时间逐渐延长,比如第一天放任她哭闹5 分钟,第二天就变成10 分钟,第三天就变成15 分钟。
以下建议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即孩子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当然,我为那些与家长同房同床或者与家长同房不同床的孩子提出了相关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使用。
1.在矫正开始后的几周内,家长可以适当推迟孩子的就寝时间,以30~60 分钟为宜。比平时晚点睡会让孩子更快入睡,有利于矫正的进行。同时,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早晨起床的时间与平时一样,白天小睡的时间也应该与平时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增加。
2.就寝时家长要将孩子安顿在他自己的床上,不能抱着他或摇着他,要确保他入睡时的睡眠环境与半夜醒来时一致,这样就算他半夜醒来,看到一样的环境,也比较容易再次入睡。
3.如果孩子在就寝时或半夜醒来后哭闹不休,家长可以试试表3—1 提供的等待时间,有意识地逐渐增加等待时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表3—1 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非常有用。如果家长觉得表3—1 里的等待时间太长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坚持下去,并逐渐延长等待的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在特定的环境下入睡,家长完全可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4.如果夜里孩子哭闹的次数超过了表3—1 给出的次数,家长也不应该放弃,而应该继续按照当夜等待时长的最大值重复执行。这种方法要持续到孩子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自己睡去为止。
5.到了第3 天或第4 天,孩子的睡眠状况应该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到了第7 天,情况虽然有了改善,但是仍未根除,那家长可以在第7 天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每次等待的时间。但是,如果到了第7 天,情况一点都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家长就应该对整个矫正过程进行反思了,可以参考本书稍后的内容。
6.在每一次等待之后,家长都应该走进房间看看孩子,停留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两分钟。家长要时刻牢记,进入房间的目的是看看孩子好不好,让自己放心,而不是哄他或帮助他入睡。
7.孩子在半夜醒来后,家长要重新按照表3—1 给出的时间进行等待,从最小值开始,直到最大值为止。
8.家长应该坚持不懈,直到清晨。一旦孩子在清晨醒了,不管他醒来的时间是比平时早还是比平时晚,家长都应该让他起床。整个夜间睡眠应该在一个房间内完成,不能这个房间睡一会儿,那个房间睡一会儿。
9.如果孩子不愿意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会去父母的房间,家长可以把孩子房间的门锁了,等他开始哭闹后,按照表3—1 提供的时间走到门边去。如果锁门不管用,那家长可以把自己房间的门也锁了,详见本书第10 章相关内容。
10.如果孩子不是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是睡在父母床上,家长就应该在就寝时间把孩子安顿到小床上。如果孩子哭闹不休,家长可以按照表3—1 给出的时间间隔对孩子说说话,也可以在孩子哭闹时离开房间,然后根据表3—1 提供的时间间隔进入房间。
11.如果孩子跟家长同房不同床,家长在使用第10 条建议时,孩子不肯待在自己的床上,而是跟着父母一起走出房间或者爬到父母的床上,家长就要在离开房间的时候果断地关上门,然后根据表3—1 给出的时间间隔打开门并且进入房间,重复这个步骤,直到孩子自己睡着为止。
12.如果孩子跟家长同睡一张床,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要跟孩子保持距离,根据表3—1 给出的时间间隔适时忽略孩子的任何要求。有的孩子比较难缠,家长应该离开床,站在房内远观,或者干脆走出卧室,再按照表3—1 给出的时间间隔开门进入房间。家长走出房间时,应该顺手关上门。
13.表3—1 不仅适用于夜间睡眠,还适用于白天小睡。如果孩子经过半小时还睡不着,或者睡了一会儿就醒来哭闹,家长应该终止这个小睡。即使夜间孩子因为哭闹没有睡够,白天的小睡也不能增加。另外,白天的小睡最好不要太迟,超过下午4 点就不要让孩子睡了,因为过长的小睡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
14.家长在整个矫正过程中都要特别仔细,要及时记录孩子的睡眠情况,以观测整个矫正过程。详情可以参考图3—1。
15.对那些孩子与父母同床的家庭,我会在下文及第10 章给出更详细的建议。
……
展开
——朱正欧 《父母世界Parents》执行主编
《法伯睡眠宝典》绝对是被孩子的睡眠问题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父母们的福音,当是父母们人手一册的枕边书。
——贝里·布雷泽尔顿 哈佛大学著名儿科专家,《医生和儿童》(Doctor and Child)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