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温病学释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814307
  • 作      者: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老课本系列·全国中医学院2版教材重刊:温病学释义》共分三篇:上篇总论,详述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下篇各论,论述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湿毒、温疫的辨证施治;附篇收录叶香岩、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的五篇温病学名著并加阐释。
  《中医老课本系列·全国中医学院2版教材重刊:温病学释义》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二版教材),现重新印行,供西医学习中医者、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自学者或爱好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2.辛开苦降 即是以辛开苦泄,宣降湿热之邪。用于湿温病湿渐化热,郁阻于里,证见发热、脘痞泛恶、口渴欲饮、小溲短赤、苔黄滑腻等证。例方如王氏连朴饮。
  3.淡渗利湿 即以淡渗之剂,分利湿邪。适用于湿阻下焦,小溲短涩甚或不通、热蒸头胀、不渴、苔白等证。常用方剂如茯苓皮汤。
  上述化湿三法,虽各有适应范围,但临床每多综合运用,如淡渗之法常与其他化湿之法配合。化湿法多用于湿邪较重之证,如湿已化热,而热重于湿的,则治法应以清热为主而稍兼化湿。此外,必须注意,化湿之品易于损耗津液,故凡温病不因湿邪为患或体质偏于阴虚的,均不宜使用。
  (五)通下法
  通下法即一般所说的“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凡温病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积聚等证,皆须应用通下之法,使内结之邪从下而解。临床运用分如下几种。
  1.苦寒攻下 即以苦寒下夺之品以攻泻实热。适用于阳明腑实,潮热、谵语、腹满、便秘、苔老黄、脉沉实等证。例方如调胃承气汤。
  2.导滞通腑 其作用是导泄郁热湿滞下行。适用于湿热挟滞,交结胃肠,证见脘腹痞满,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肛门灼热,苔黄厚等。例方如枳实导滞汤。
  3.增液泻下 即是既能滋养津液,又能通下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津液亏损而又兼腑实的病变,证见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干燥等。例方如增液承气汤。
  4.通瘀破结 是治疗瘀血蓄结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驱逐瘀血下行,适用于温病下焦蓄血,少腹硬满急痛、大便秘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漱水不欲咽、脉沉实、舌色紫绛等证。例方如桃仁承气汤。
  通下法,尤其是苦寒攻下法,是温病中运用较多的一个治疗方法。柳宝诒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人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其所说攻下就是指寒下而言,可见苦寒攻下之法,在温病治疗上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在运用上亦往往根据病情的变化而与其他方法配合。通常有攻补兼施,即攻下合以扶正,以适应阳明腑实未去,而正气已虚的病变;有攻下兼宣肺、开窍、清火、通腑等法,可根据阳明腑实的不同兼证而随证选用。导滞通腑,主要是因势利导胃肠湿热积滞之邪,使其从下而解,这与阳明腑实,燥屎内结,治以苦寒下夺,稍有差异。通瘀破结,目的在于破散下焦之蓄结瘀血,借泻下而为邪之出路,与一般攻逐胃肠实邪的泻下方法有所不同。
  ……
展开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言
一、温病的概念
二、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三、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
第三章 温病的病机
一、卫气营血
二、三焦
第四章 温病的诊断
一、辨舌
二、验齿
三、审五官、察神色、别气味
四、切脉象、按胸腹
五、辨温病中几个主要证状
第五章 温病的治法
一、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二、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三、温病瘥后调理和劳复、食复的治疗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风温
概说
辨证施治
一、邪袭肺卫
二、热入气分
三、热人营分
四、热陷心包
五、热盛动风
六、热烁真阴
附一 风温病案
附二 临床参考
第二章 春温
概说
辨证施治
一、邪在气分
二、邪在营血
三、肝肾阴伤
附一 春温病案
附二 临床参考
第三章 暑温
概说
辨证施治
一、暑入阳明胃
二、暑伤津气
三、津气欲脱
四、暑伤心肾
五、暑入营血
六、暑湿困阻中焦
七、暑湿弥漫三焦
八、暑兼寒湿
附 冒暑 暑厥 暑风 暑瘵 暑秽
附 一 暑温病案
附 二 临床参考
第四章 湿温
概说
辨证施治
一、湿遏卫、气
二、邪在气分
三、邪在营血
附一 湿温病案
附二 临床参考
第五章 伏暑
概说
辨证施治
一、里热兼表证
二、邪在少阳胆
三、热结胃肠
四、邪在营血
附一 伏暑病案
附二 临床参考
第六章 秋燥
概说
辨证施治
一、邪在肺卫
二、邪在气分
三、邪在营血
附一 秋燥病案
附二 临床参考
第七章 温毒
一、大头瘟
二、烂喉痧
附 温毒病案
第八章 温疫
一、湿热疫
二、暑燥疫
附 温疫病案
……
附篇 名著选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