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美的书文集:“中国最美的书”10周年2003-2013: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auty of books in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287819
  • 作      者: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十年的收获除了硕果累累的作品,更在于国人对书籍设计的理念与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典籍浩如烟海。中国的书籍设计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确立了自身的设计语言。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对当今中国设计师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接受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从现代日益多样的设计元素碰撞中汲取新的活力,以强烈的创新意识,赋予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设计风格。这也是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十年不懈追求的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1.基调确定
  基调是一本书的灵魂,是一本书有别于他书质的规定性。在确定基调的过程中,责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责编连着作者、美编两端,既要将作者的意见传达给美编,也要将美编的设计意图告知作者,实现双方信息的无缝对接。复次,责编并非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要对作者和美编两方的意见进行过滤和筛选。最后,责编还要从受众的维度来考虑问题。主编聂珍钊教授是外国文学界的知名学者,学殖深厚,对外国诗歌有深湛的研究。作为组稿人与作者之一,他对本书已然“胸中有丘壑”了。笔者先同他进行仔细商讨,吸纳他的想法,又结合自己审读初稿的印象,最终将本书的基调定为“悲而且壮,哀而不伤”,并将这一构想告知美编,请他在作整体设计时予以遵照、参酌。
  2.整体设计
  基调这个“纲”定好之后,接下来的“目”是整体设计。格式塔心理学的美学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审美是对对象完整结构的领悟与把握,人的知觉结构具有将残缺对象加以完形的功能,人的心理场与事物的物理场若有“同形同构”关系。“世界最美图书”金奖得主、中国装帧设计家吕敬人说:“一本好书不仅在于设计的新颖,更在于书的编排与整体关系贴切,能让读者十分清晰地读到内容。”可见,整体设计绝非搞搞字体字号、版式体例那么简单,而是要结合书的体裁类别、题材内容、读者群甚至特定的舆论氛围作全方位的美学考量。我们设计《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主要从开本、版心、版面的空隙间隔、颜色、封面、印刷工艺等几个方面着手。
  开本的选择。按照装帧设计的通例,诗歌的语言凝练简洁,句式以每句一行为主,故开本应以窄长为宜。但《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一书有所不同。本书是汉英双语版,读者群兼及中外。确定开本时不能只考虑中国读者,外国读者的审美心理也应顾及。这方面,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同国外出版社合作的经验,使我们对国外读者的审美心理有较深的了解。《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最终定为787×1092的大16开本。这一开本在国际上甚为流行,很多知名的出版机构,如培生教育集团、麦克米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讲谈社的主打出版物都采用过。
  版心的确定。德国装帧设计家契肖特,通过研究《圣经》的多种版本得出一条金律,较为符合人审美心理的版心标准为:地脚大于天头,外边口大于订口。《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的版心是这样定的:天头2.5厘米,地脚4厘米,外边口4厘米,订口3.5厘米。样张出来以后,我们感觉整个版面大方疏朗,阅读时舒适惬意。而且,空白部分留得很足,既契合本书作为诗集富于形象思维、能触发读者联想的特点,又深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计白当黑”的美学三昧。
  ……
展开
目录
2009中国最美的书
当设计邂逅旅行
书籍设计的空间状态
音乐·人,烟斗——《烟斗随笔》的书籍设计点滴
书籍设计之管见
书籍设计材质论:过去、现在与未来
留白之美——关于装帧设计的思考
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编辑的时代
走向世界的平台和桥梁
“最美的书”离我们有多远
创作化学工程——书籍设计
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竞选
谈谈中国的书籍设计
我与“中国最美的书”的一段因缘
书籍的灵性
“设计”与“编辑”并重:出版转型期美术编辑的观念转向
设计并快乐着
编辑设计——创造书籍的阅读之美
“最美”的含义与分量——写在“中国最美的书”2006-2009获奖作品集出版之际
最美的书——让世界了解中国
和而不同——奇文云海的设计感悟
浅谈书籍设计中的水墨趣味
为未来的书籍提案的平台
中国的书籍设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与书的邂逅
记录书籍《象罔衣》全过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