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棹仙医经精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477223
  • 作      者:
    吴棹仙编著
  • 出 版 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棹仙(1892~1976年),重庆巴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大家。幼学岐黄,专事经典,复得『灵龟』、『子午』针法,行医救人,效如桴鼓。1956年受聘于成都中医学院,任医经教研组和针灸教研组主任,编著有《子午流注说难》《医经生理学》《医经病理学》《灵枢经浅注》《养石斋医案》等书,与江南名医曹颖甫并称为『近代经方两大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健康成都中医药文化系列:吴棹仙医经精义》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健康成都中医药文化系列:吴棹仙医经精义》是可以很好的让读者很好的阅读,并且可以很好的了解《健康成都中医药文化系列:吴棹仙医经精义》中的知识,《健康成都中医药文化系列:吴棹仙医经精义》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学到更多从未学到的知识,很好的学习。
展开
精彩书摘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名日营气。《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灵枢·营气第十六》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痈疽第八十一》 
  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 
  脉之区别 
  血行之道谓之脉,脉之纵而动者,谓之经脉,深不可见。由经脉横出,支分而外,静而不动者,谓之络脉。由络脉再分斜出于外者,谓之孙络脉。(新科学称毛细脉)其浮散于皮肤之外,静而不动,直行经过大节者,名日绝道,亦日浮络脉。其深入之经脉,属于腑而络于脏,属于脏而络于腑者,谓之经隧,亦日大络脉。 
  (引证) 
  何谓血?岐伯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日: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第三十》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第十七》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灵枢·五十营第十五》 
  黄帝日: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日:血络是也。……黄帝日:相之奈何?岐伯日: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名曰缪刺。《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日: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日: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日: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第十》 
  脉之合应 
  夫脉为血行之道。血生于心,故心主血脉。脉与心合,而心应脉,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脉又与小肠相应。欲知小肠之厚薄长短,即可于脉验之。然脉多不可见,又当验之于皮也。
  ……
展开
目录
医经生理学
自序
医经生理学上卷形脏篇
皮毛章第一
血脉章第二
肌肉章第三
筋膜章第四
骨髓章第五
胃肠章第六
三焦膀胱章第七
胆府章第八
肺脏章第九
心脏章第十
肝脏章第十一
脾脏章第十二
肾脏章第十三
形藏篇总论
医经生理学中卷经络营卫篇
太阴阳明章第一
少阴太阳章第二
厥阴少阳章第三
奇经八脉章第四
络脉经别章第五
营气章第六
营气章续
卫气章第七
医经生理学下卷阴阳神明篇
天地阴阳章第一
幻化神明章第二
附:营卫气血发言提纲
医经病理学
自序
医经病理学上卷总论篇
医经病理学下卷病理总论篇
风邪章第一
寒邪章第二
湿邪章第三
温邪章第四
暑热邪章第五
燥热邪章第六
小邪章第七
漀饪邪章第八
医经病理学附《内经》方剂十三首
附一:吴棹仙、唐玉枢师生诗歌选录
附二:吴棹仙医案十六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