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养生大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815861
  • 作      者:
    凌昌全,夏翔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集养生文化、方法、应用之大成,内容全面、系统,文字深入浅出、雅俗共享,具科学性、文化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作者均为资深中医专家,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读者一书在手,可以修身,可以治人,在享受养生文化的同时,亦可得到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利益,不亦乐乎!

展开
作者简介

      凌昌全,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长海医院副院长。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名中医,全军国医名师。

 

      夏翔 医术主任医师 教授病情 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多说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药专家。40多年从事中医内科 老年病的临床顺心诊疗 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擅长信任胃肠病 肝病 老年病 免疫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展开
内容介绍

  养生是人们保健抗衰的重要手段,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理论独特、方法多样、实用性强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本书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医养生的相关理论、方法及临床运用,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理解养生的基本理论,掌握一些实用的养生方法,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保健和常见疾病的康复指导。

      《健康经典系列:中国养生大全》分为上中下三篇,共二十五章。上篇内容主要包括养生发展简史、养生基本理论、养生基本原则以及中医历代名家的养生贡献;本篇语言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科普读物,又有助于专业人士研究。中篇内容主要为具体的养生方法,分别从情志、生活起居、运动、房室、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外治等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130多种常用的、简便易行的养生保健方法;同时还简单介绍了SPA、泥疗、香疗、森林浴、温泉浴等新兴的养生方法。下篇主要内容为养生方法的具体运用,包括养生方法在健康、亚健康人群,以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等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中的具体运用,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同时,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考试综合征等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疾病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养生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1.道家养生派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一般认为它创立于东汉中叶,其思想渊源是“杂而多端”。道家养生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道教哲学和古代养生观的基础上,方法众多、门类齐全、应用全面,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跷、动功等。除了导引,道家与方士浑然是一家,都崇尚炼丹服石,追求长生不老,道家又称丹家,在这一时期道教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葛洪和陶弘景。
  东晋时期葛洪著有《抱朴子》内外篇,首先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主张养生要尽早着手、养生重在宝精行气,他对于导引、吐纳等也十分重视。在其《抱朴子·释滞》中指出:“行气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葛洪把服丹石之风推上了高峰,书内广泛论述了道家的各种养生理论与方法,使正统的道家养生术得到发展。
  南朝的著名养生家陶弘景,推崇道家养生思想,是继葛洪后道家养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养性延命录》一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全书共二卷分为:教诫、食诫、杂诫、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等六篇。该书中论述了多种养生法则,比如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陶弘景晚年皈依佛教,是一个以道教为主的佛道合一论者。
  总之,道家以追求长生不老为目的,以“清静无为”为其指导思想,以服饵丹石和导引为主要的养生方法。
  2.儒家养生派在战国时期,儒学并未成为一个独立流派,只是作为“九流十家”的一个流派存在。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把儒学定为官学,自此儒学作为一种官学统治着很多领域。随着儒学地位的确立,儒家养生也逐渐分化为一个独立流派。董仲舒强调养气与中和,将养生与中庸思想结合在一起讨论。西汉《淮南子》一书发展了儒家修身养性之说,主张“适情辞余,无所诱惑”,“以恬养性,以漠处神”。之后刘向父子进一步阐述发挥,荀悦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性与命的关系,并把儒家养性学说与气、形、神等相结合,这样儒家的养性学说就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联系更为密切,并得到进一步推广。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华养生发展史略
第二章  养生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  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古代名医论养生
中篇  养生方法
第五章总论
第七章生活起居养生
第八章运动养生
第九章房事养生
第十章针灸养生
第十一章推拿养生
第十二章药物养生
第十三章食疗养生
第十四章外治养生
第十五章现代休闲养生法

下篇 养生运用
第十六章  健康与亚健康人群
第十七章  传染性疾病
第十八章  内科疾病
第十九章  外科疾病
第二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一章  妇产科疾病
第二十二章  儿科疾病
第二十三章  五官科疾病
第二十四章  恶性肿瘤
第二十五章  常见的现代病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