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山水盆景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759841
  • 作      者:
    陈习之,林超,吴圣莲编著
  • 出 版 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习之,浙江温州人,1950年出生,农工党员,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深圳东湖公园盆景世界技术总监,工程师,经济师。
  先后与林鸿鑫等人合著出版了《中国温州茶花鉴赏》《树石盆景制作与赏析》《城市生态与立体绿化》等书籍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红欣公司与深圳东湖公园合建了“东湖公园盆景世界”,建园以来参加了数十次全国性、地区性的展览,获奖牌120多枚。并在“盆景世界”多次举办盆景展览、盆景艺术培训以及国际盆景文化交流。2002年,东湖公园世界被评为深圳市八大生态景观之一;2005年,被列入《中国盆景名园》。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盆景艺术大观系列:中国山水盆景艺术》分文字和图片两部分,文字部分着重介绍山水盆景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与借鉴、类型形式、自然山水的形貌皴纹、创作材料和工具、创作技艺、创作实例、养护管理等,以使读者了解山水盆景的基本特点,帮助初学者入门及提高。图片部分精选了作者近期创作和其他盆景作者创作的各种造型精美的山水盆景佳作,以帮助读者领略山水盆景的艺术魅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山水盆景的形成深受中国园林造景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盆景在构图、布局上借鉴中国山水画法的技法,并在创作理论中汲取了中国画论的精髓,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影响下,中国盆景强调“形神兼备”“神似胜形似”,崇尚神韵、意境及诗情画意。所有这些,使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特点和规律。
  山水盆景从其萌芽发端之日起就受到中国诸多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和浸润,如绘画、书法、造园、诗词、美学等。千百年来,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起,随着历史的逐渐演变与发展,终成为中国盆景中最具特色的一大综合性艺术,一种独具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深受海内外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诗画同源,艺术同源。山水盆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它同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创作原理几乎都是从山水画论中借鉴和汲取。山水绘画描绘的主体以山川、高峰、奇石为主,画中点缀着树木、溪水、河流、云雾、房屋、人物、渔舟风帆。而山水盆景的材料主体是各种形体的石料,同样也要在盆中栽植树木、小草,放置亭塔、房屋、人物,水面上更是离不开风帆舟楫。不论是几千里江河湖泊的长卷,还是山脚一隅的小品。山水盆景同样都可在盆中得以表现。要说不同,那就是山水画是在纸上平面作画,用的是笔墨颜料等,它是二维空间。而山水盆景是在盆中作景,用的均是真材实物,它是三维空间,是立体的,所以被誉为是立体的画。因为它是立体的,所用材料都是实在的物体,因而制作时它要受石材的制约,与你创作时所掌握的材料有很大关系。而绘画则没有材料制约,如何布局立意,想画何种山景,任由作者肆意挥洒。
  ……
展开
目录
一、山水盆景的历史与发展

二、中国山水画及山水画论的影响与借鉴

三、山水盆景的类型形式
(一)山水盆景的分类
1.水石类
2.旱石类
3.挂壁类
(二)山水盆景的形式
1.高远式
2.平远式
3.深远式
4.孤峰式
5.群峰式
6.散置式
7.主次式
8.悬崖式
9.峡谷式
10.倾斜式
11.连峰式
12.洞空式
13.象形式
14.赏石式

四、自然山水的形貌皴纹
(一)山形
(二)水系
(三)皴纹

五、创作材料和工具
(一)石材
1.硬石
2.软石
3.代用品
(二)盆
(三)摆件
(四)植物
(五)工具

六、山水盆景的创作技艺
(一)硬石创作
1.选石
2.锯截
3.组合
4.胶合
5.植物
6.摆件
(二)软石创作
1.选石
2.锯截
3.雕琢
4.组合
5.胶合
6.植物

七、山水盆景的创作实例
(一)风砺石山水盆景创作实例
(二)黄骨石山水盆景创作实例
(三)面条石山水盆景创作实例
(四)石笋石山水盆景创作实例

八、日常养护管理
(一)山石的养护
(二)植物的养护

九、佳作欣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