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编 国学人文范畴及其历史脉络 第一章 国学人文入门 一、什么是“国学” 二、什么是“人文” 三、“人文”与“人文主义” 四、国学人文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当今“国学”概念使用中的问题 第二章 国学中的“人性”论 一、人性二重性:“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二、人的基本情欲:“食、色,性也” 三、人的智慧特性:“人者,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 四、人性二重性的善恶评价 五、二重人性是中民之性还是共同人性 六、人性二重性的因应态度及方法 思考题 案例分析 1.“性善”、“性恶”论辩的偏颇 2.无政府共产主义学说对人性的误判 3.人不是“衣冠禽兽” 第三章 国学中的“人本”论 一、“人本”不是“神本”:“神,依人而行” 二、“人本”不是“天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三、“人本”不是“物本”:重人轻物 四、“人本”不是“君本”:“得人”为“圣王” 五、“人本”与“人本主义” 六、当代中国“人本”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思考题 案例分析 1.金训华事件反思 2.当下以身殉利殉物的迷失 3.宠物热中的重“物”轻“人”偏向 第四章 国学中的“民本”论 一、民为天之本:“欲求事天,必先恤民” 二、国以民为本:“重社稷必爱百姓” 三、君以民为本:“民本君末”、“民贵君轻” 四、吏以民为本:“凡吏于土者,盖民之役” 五、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思考题 案例分析 1.“三个有利于”凝聚着“民为国本”的政治进步 2.“民为君本”的三个历史故事 …… 第五章 国学中的“革命”论 第六章 国学中的“民主”论 第七章 国学中的“仁政”论 第八章 国学中的“民生”论 第九章 国学中的“民心”论 第十章 国学中的“法治”论 第十一章 国学中的“人才”论 第十二章 国学中的“人道”论 第十三章 国学中的人生论 第十四章 国学人文思想发展史上的四波启蒙 下编 国学经典人文思想选讲 第十五章 尚书 第十六章 周易 第十七章 礼记 第十八章 左传 第十九章 国语 第二十章 战国策 第二十一章 论语 第二十二章 孟子 第二十三章 荀子 第二十四章 晏子春秋 第二十五章 孝经 第二十六章 墨子 第二十七章 老子 第二十八章 庄子 第二十九章 管子 第三十章 吕氏春秋 第三十一章 新书 第三十二章 新语 第三十三章 淮南子 第三十四章 春秋繁露 第三十五章 史记 第三十六章 扬雄 第三十七章 说苑 第三十八章 班固 第三十九章 论衡 第四十章 潜夫论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