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加图来信(第二卷)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728105
  • 作      者:
    Thomas,Gordon,John,Trenchard
  • 译      者:
    贺文发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英]约翰·特伦查德(John Trenchard,1662-1723),作家、律师、议员、自由共和主义者。特伦查德出身富有,一生大量时间投入到政论文写作当中。他极力支持辉格党,强烈反对高教会派(High ChurchParty,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中的一派,要求维持教会的较高地位,主张在教义、礼仪和规章上大量保持天主教的传统)。1697年出版《论常备军与自由政府的不相容》。1698年出版《英格兰常备军简史》。1709年出版《迷信的自然发展史》。1720年与托马斯·戈登创办《独立辉格党人》期刊。1720-1723年与托马斯·戈登以书信体的格式假托古代罗马共和派的领头羊“加图”之名先后在《伦敦新闻报》与《不列颠新闻报》上发表了144篇通信文集,1724年结集成四卷本《加图来信》,至1755年已印刷出版6个版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英]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1691-1750),作家、自由共和主义者,特伦查德的私人文书助手。与特伦查德联手撰写的《加图来信》成为当时英国自由共和主义思想传统的奠基石,为当时强烈反对英国“宫廷党”(Court Party)的“在野党”(Country Party)思想观念的成型打下基础,也为当时英国共和主义思想的成型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启蒙与推动作用。《加图来信》虽在英国出版,但对日后美国的影响力却要远远大于英国。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革命前十三个殖民地有一多半的私人图书馆都藏有《加图来信》文集。戈登1728年出版2卷本《塔西佗》英译版。1744年出版《萨鲁斯特文集》,并翻译出版西塞罗《反对喀提林的四篇演讲集》。1747年出版《论政府文集》。大英博物馆藏有其未完成的手稿《英格兰历史》。
  
  贺文发,国际新闻学专业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言论表达与新闻出版的宪政历程——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判例研究》(2015),<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2010)。
展开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加图来信》(Cato'sLetters)文集写作时间为1721-1725年,主要描述英国1689年光荣革命后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以及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制度分析。这一部分的描述实质是对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政府论》(1689)的书信新闻以及政论社论体裁的祥细阐释。日后美国对建国制宪理念的经典书信新闻体裁《联邦党人文集》(1787)即是对《加图来信》(Cato's Letters)理念和文化的美国版。另外还有对人性本身及其背后西方文化的描述。这一部分在英国之前有经验主义大哲培根《论说文集》(On Essays》中有描述,但加图来信超越于《培根论说文集》的地方在于把对人性的描述放在“光荣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框架下。总言之《加图来信》犹如一座桥梁,上承古代罗马共和制,中间接续英国立宪制,下启美利坚共和制。为殖民地美洲思想启了蒙;革命点了火;立宪开了张;共和定了调。功莫之大焉。《加图来信》原著一共有四卷,本书为第二卷(第34-68篇)的中文翻译版本。

 

作者及译者简介:

约翰&middot;特伦查德(John Trenchard,1662—1723),作家、律师、议员、自由共和主义者。特伦查德出身富有,一生大量时间投入到政论文写作当中。他极力支持辉格党,强烈反对高教会派(High Church Party,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中的一派,要求维持教会的较高权威地位,主张在教义、礼仪和规章上大量保持天主教的传统)。1697年出版《论常备军与自由政府的不相容》。1698年出版《英格兰常备军简史》。1709年出版《迷信的自然发展史》。1720年与托马斯&middot;戈登创办《独立辉格党人》期刊。1720—1723年与托马斯&middot;戈登以书信体的格式假托古代

罗马共和派的领头羊“加图”之名先后在《伦敦新闻报》与《不列颠新闻报》上发表了144篇通信文集,1724年结集成四卷本《加图来信》,至1755年已印刷出版6个版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托马斯&middot;戈登(Thomas Gordon,1691—1750),作家、自由共和主义者,特伦查德的私人文书助手。与特伦查德联手撰写的《加图来信》成为当时英国自由共和主义思想传统的奠基石,为当时强烈反对英国“宫廷党”(Court Party)的“在野党”(Country Party)思想观念的成型打下基础,也为当时英国共和主义思想的成型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启蒙与推动作用。《加图来信》虽在英国出版,但对日后美国的影响力却要远远大于英国。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革命前十三个殖民地有一多半的私人图书馆都藏有《加图来信》文集。戈登1728年出版2卷本《塔西佗》英译版。1744年出版《萨鲁斯特文集》,并翻译出版西塞罗《反对喀提林的四篇演讲集》。1747年出版《论政府文集》。大英博物馆藏有其未完成的手稿《英格兰历史》。

 

贺文发,国际新闻学专业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言论表达与新闻出版的宪政历程——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判例研究》(2015),《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2010)。

 



展开
精彩书摘
  《加图来信(第二卷)》:
  天底下我所知道的全部科学道理中,只有政府管理这门学问与我们人类最是息息相关,这一点相信最容易为我们所知晓,但这一点恰恰也是迄今为止最不被我们领会的学问。大多数政府都会想方设法去使得底层百姓相信政府管理这门学问深奥难解、神秘莫测,远菲粗俗布衣阡陌闾巷之人所能理解和掌握。如此这般欺哄百姓之后,政府之利益集团便再无遮掩,肆无忌惮地欺蒙哄骗,鱼肉百姓。因此,任何一位扶犁人、庄稼汉都能从感同身受中区分政府的好坏。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劳动果实是否归自己所有,他能否在和平和安全环境下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如果他还是不知政府的原理所在,那么原因必定在于他缺乏思考和探究,因为政府的原理无非妇孺皆知的常识而已。但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通常愚弄百姓——要么教导百姓根本不要关心政治,要么给他们灌输错误的政府政治原理。
  应该如何来定义政府?我想政府无非是由全体或全体中的多数委托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来参与管理全体之公事,以便使得全体中的每个个体可以更安全地处理好他自己的事情而已。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光荣的委托与信任,然而这种委托与信任却很少被诚实而正直地予以执行。那些得到人民委托与信任的人常常在他们的内心滋生出的想法是如何增加和扩充他们的权力,而非把这种委托与信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把这种委托与信任变成让百姓受苦受难而非造福于民的工具。因此,这种由人民赋予的委托与信任应该伴之以尽可能多、尽可能有力的约束。因为权力会使得掌权人唯我独尊、肆无忌惮,对他人傲慢无礼、厚颜无耻,对自身千娇百宠、自高自大。因此,凡是背离人民委托和信任的行为,都应该根据背离程度的大小,给予相应程度的惩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背离,也应该还之以程度相应的惩罚,因为对选任官员哪怕是丁点失误的纵容和包庇都可能会给全体人民带来极端残酷的伤害。
  诚心正意、勤勉有加、朴实无华、光明磊落(Honesty,diligence,and plain sense)是执行人民委托和信任最为必要的资质,公共之利好(public good,亦有翻译为“公共之善”,译者注)是委托和信任的唯一目的。至于所谓伟光正以及高大上等手腕策略,常常无非是智慧与才华的伪装而已,其背后更多不过是遮蔽罪恶与愚昧的套路、花招而已。这帮人通常卑鄙狡诈,他们是政界假公济私的高级玩家——披着公众的外衣,玩着自己的游戏;打着人民的旗号,盘算着自己的私利。靠着种种蹩脚无聊、粗俗不堪的左右逢源以及推托闪避等权宜之计而活着,他们是贪得无厌、如饥似渴的政客,全然不顾吃相的难看,手里拿着,嘴里吞着,日甚一日。内心被野心、贪婪、复仇以及种种个人的欲望所驱使,然而嘴里却巧言令色,摆出一副伪善的面孔,羞于公开承认自己的欲望。不过,那些被欲望燃烧到巅峰的卑鄙政客已然不管不顾,悍然抛弃这种伪善的嘴脸,追寻着欲望的脚步裸奔而去。他们是一小撮邪恶无耻的弄权人,他们把公众的利益当作私人的交易物品,一边无耻地欺骗着公众,一边卑鄙地出卖着公众。
  伟大而良善的政治家们鄙视这些玩弄权力、欺骗公众的政治伎俩和手段花招。他们的政治理想正如他们的政治身份一样,完全是为着公众着想,心地坦荡、赤胆忠心,没有一丝一毫的伪善与假扮。他们不会把他们的百姓当作他们的猎物,也不会曲意逢迎,刻意讨好他们的国民。更不会像那些邪恶的选任官员一样,后者像对待敌人一样压迫和恐吓自己的百姓;与其说他们是百姓的父母官,不若说他们是百姓的监狱长和寄生虫,他们给百姓套上枷锁,然后巧取豪夺,敲诈盘剥。若是百姓胆敢有丝毫的不满或抱怨,必会招致他们更加猛烈的回敬与报复。受到如此压迫、如此虐待的人民只是不满和抱怨,难道不应该揭竿而起愤而抗争吗!世上一直都有这样的国家,一直也都有这样的时代,人们所信任的部长大臣们与人们所痛恨的独夫民贼们竟然不可思议地是同一帮人。
  ……
展开
目录
34.论阿谀奉承
阿谀奉承乃一枚有毒且致命的种子,它会疯狂生长并将四处蔓延。凡阿谀奉承者必怀卑鄙欺诈之心,凡卑躬屈膝者必会诱骗在上者的信任并继而蒙蔽在上者的双眼。阿谀与奉承就是虚假和利己,其之所以产生除了恐惧或谄媚之外再无其他原因。没有阿谀奉承者不包藏私心和引发祸端,然而他们总是能找到最称心的主人;没有阿谀奉承者不卑躬屈膝和奴颜媚骨,然而他们总是能靠近并博取至高至尊之人的欢心和喜悦,从而借助于权势之人满足自己的私心和私利。主人越坏,奉承往往愈加浮夸。阿谀奉承与真相相去甚远,实际上它们更是一对永远的天敌。正如阿谀奉承者制造了暴君,暴君同样也制造了阿谀奉承者。
35.论公共精神
在专制国家里,公共精神被用来蒙蔽人们的双眼,让人们盲目地听命于昏庸暴君的任性与妄为,甘做其爪牙鹰犬,为其冲锋陷阵,也自甘堕落为奴仆侍从任其宰割而不反抗。然而在自由的国度里,公共精神却被用来反抗暴力和欺骗,被用来在政府与人民各自真正利益上做调停与和解。公共精神成为曝光欺民者的照妖镜,成为抵抗压迫者的宝剑,最终,公共精神是要使人民获得自由、富足、舒适与安全。
36.论忠诚
“忠诚”就是忠于法律和宪法,就是对美德与财产的保护与捍卫。“愚忠”始终是“忠诚”彻头彻尾的反面。“忠诚”就是舍得一身剐,敢把反对人民的皇帝拉下马。若是“神圣君权”对国民百姓伤害多于收益,那么它就既非神圣,也不再包含特权,而是堕落为暴力与篡夺而已。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表面上“忠诚”口号响彻云霄,实则浑水摸鱼、鱼肉百姓,使人民温顺如绵羊,盲目如奴隶。这些人以“忠诚”为名,行欺骗之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37.阿尔格农·西德尼论良善官员与邪恶官员
良善官员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自己出任公职的唯一目的。他们捍卫正义、追求美德。为追求真理鞠躬尽瘁,哪怕粉身碎骨,在所不辞。邪恶官员则是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仆人,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官老爷。前者对人民和法律恪尽职守、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后者颠倒黑白、错勘贤愚、声色犬马、寻欢作乐。
38.民众批评政府的权利和能力
政府无非是由全体或全体中的多数委托给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来参与管理全体之公事,以便使得全体中的每个个体可以更安全地来处理好他自己的事情而已。因此,由人民赋予的委托与信任应该伴之以尽可能多、尽可能有力的约束。因为权力会使得掌权人唯我独尊、肆无忌惮,对他人傲慢无礼、厚颜无耻,对自身千娇百宠、自高自大。自由与真理两者亦是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凡是想破坏或践踏自由与真理两者之一的,就必须同时毁掉两者方可遂愿。凡是真理被践踏的地方,自由也便岌岌可危。
39.论欲望与激情
——欲望与激情本无所谓好坏,主要看其适用之环境所谓理性的运用就不是别的,而正是借助于公正之手(impartial hand)来享用或是控制欲望与激情,从而使得欲望和激情的好坏两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当中。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恰当处理他们的欲望和激情。政治的第一要素,或是政治的首要知识即是关于欲望和激情的知识。因之,所谓政治治理的艺术主要也就是如何恰当引导人类欲望和激情的议题。当公众的欲望和激情得到良好的调控与恰当的使用,这便是所谓的政府政治,或称之为政治治理的艺术。若是公众的欲望和激情被无赖所摆弄,被坏人所利用,便会出现党派政治,所谓党派政治实际上正是假借人民之名义或以公共之手段作伪装,而使私人欲望和激情得以满足。
……
40.论人类的无穷欲望与自私本质
41.加尔巴皇帝对皮索的演说,兼及对该演说的背景介绍
42.对法律本质的思考
43.人类追求优越性的天然欲望
44.人类受制于激情欲望而非道义原则
45.论人类的平等与不平等
46.论伪装及其恶果
47.论人类判断力的缺陷及不确定性
48.论大多数国家统治者的卑鄙和不公导致世界普遍存在的不幸状态
49.论偏见的力量
50.关于土耳其政府的一点思考,摘自保罗·里科爵士
51.名望不等于美德
52.论上帝审判及利用上帝审判解释现世人事之邪恶与荒谬
53.对普里多博士论冈比西斯之死的质疑与省思,以及冈比西斯之死果真是上帝对他杀死埃及神牛阿比斯的审判与果报吗?
54.论普里多博士对高卢人布伦努斯及其追随者命运的推断,他们的命运是由于劫掠德尔福斯神庙而受到上帝的审判的吗?
55.论刺杀凯撒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兼对普里多博士的反驳
56.为布鲁图斯刺杀凯撒的无罪辩护
57.论虚假的荣誉,包括公共层面和个体层面的
59.自由被证明乃全人类不可剥夺亦不可转让之权利
60.普天之下一切政府都被证明是由人民所组建,且仅为增加人民普遍福祉而组建的
61.自由政府如何建立以至长存,以及如何异化成专制政府
62.论自由的本质与内涵以及自由政府的益处与专制政府的坏处
63.为什么一切公共福祉源自公共自由以及专制独裁制度的毁灭本性
64.贸易和海上强国只能是公民自由的产物,它们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存活
65.唯有公民自由才能造就武德
66.专制政府与真正的宗教水火不容,无论自然教还是天启教
67.艺术和科学只能是公民自由的产物,而暴政只能破坏或摧毁它们
68.财产保护和商业安全只见诸自由政府,君主专制无异于人间炼狱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