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存在的片段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807683476
  • 作      者:
    [法]阿尔多·纳乌里
  • 译      者:
    王资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位儿科医生的生命拾忆录。如烟的经历,在后来构建了他作为一个男人和医生的存在。

记忆的碎片,或幽默或惆怅或辛酸,勾勒出一个人的独特生命。

与往事共舞,与灵魂对话,有你我的影子。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尔多•纳乌里,法国儿科医生及社会观察家,已出版著作《母亲与女儿》《夫妻和他们的孩子》《教育孩子》《爸爸和妈妈》《健康的孩子》《掌控生活》等。他的作品在法国获得了成功,享有盛名。

他是一位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犹太人,小时候生活在利比亚,在他接受学校教育时,讲的是意大利语;他的家庭日常所讲的方言,以阿拉伯语为主,借鉴了希伯来语、意大利语、马耳他语、土耳其语,甚至掺入个别的埃塞俄比亚词汇;他的国籍是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籍,尽管作者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的袓父如何获得了法国国籍……作者在如此多元的文化冲突与调适过程中,开始了人生历程。他在偏僻落后的地方长大,是家中所有孩子中唯一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一一从小学习成绩突出,在取得高中毕业会考文凭后,到法国读大学,攻读医学专业,后来定居法国本土,成为名医。


译者王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多语言翻译专业硕士。留法中英法笔译及口译自由职业者。已出版译作《医治受伤的自信》《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家族的流离、种族的歧视、战争的残酷、与家人的关系、亲人的死亡、朋友的聚散、学医的传奇经历、语言文字的力量、多元文化的影响……

本书记录了一位一生致力于救护、照顾儿童的知名医生的生命历程。作者就是故事的讲述者,他与我们分享他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些过往因其引发的情感而在记忆中不可磨灭。

这些被压抑的经历,其深刻的意义只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被理解,然而这些经历解释了人们如何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对这些生命片段的思考,亦可启发我们梳理、反观和调整自己的人生。

在阿尔多•纳乌里的逝水年华中,体味生命的丰饶和时光的味道。

本书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引人深思的思想性。翻译水平高,文笔流畅细腻。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些外来用语,或者说是博采众长,大多是出于实用性,但除此之外,通过广泛的接触,它们成为一种看待世界、领会人类行为的方式。那些格言警句就是最好的证明,专门被用来阐释或鞭挞某件事、某种情形。母亲在她的言辞中就常穿插格言加以强调。

在评论荒唐的做法时,她会说:“珍惜自己,别人就会珍惜你;做人低贱,别人也会羞辱你。”面对忘恩负义的行为时:“喂食公鸡一百天,它只顾得了你一天饱。”针对一切不懂感恩的行为进行警告时:“别急着帮忙,以免落得沮丧。”劝人相信经验有益时:“年纪大你一晚,就比你多长个心眼儿。”讽刺傲慢的态度时:“登峰造极的自命不凡,就是明明连屁股都没有,还跑去放屁市场要摊位。”对表象表示警惕时:“你的外表光鲜亮丽,里面究竟是什么光景?”劝人顺应现实时:“要是没有你所爱的,就爱你所有的。”用命运之说安慰苦难中人时:“这全部的事,早在你父母结识之前就刻在了你的额上。”点醒自以为掌控万事之人时:“亲爱的啊,你想让死神从哪里钻进来呢?窗,我已关了,门下也只有一条细缝罢了。”传授教子秘方时:“孩子用母亲的双眼看父亲,用父亲的两耳听母亲。”指出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时:“爸爸,在妈妈出现之前,是谁照顾你呀?”声明父母角色的互补性时:“的确,孩子从母腹诞生,但少年时带他走进真实世界的,是父亲。”劝冲突各方让步时:“两个意见融洽的人里,必有一人忍让不少。”着重谈及两性的差异时:“女人,是一块大理石。女人,是一块紧凑、扎实、不可动摇的大理石。女人,是一块大理石,就算你找到她时,她正漂浮在小溪的水面,她也始终是大理石。”还有不计其数的格言警句,只可惜我就算奉上如上翻译,也无法突显出它们集简洁和诗意于一体的关键特质。


罗伯特•赖恩(Robert Ryan)饰演的主角,是一名正直的警长。从最初的几组镜头里,就能看到他精力充沛、毫不动摇地与一群想强占城市的歹徒对抗。随着他忽然发现自己视力减弱,他的顽强意志显得愈发值得钦佩。从这一刻开始,情节的推进便充满了戏剧性的紧张感,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主人公带着残疾搏斗抗争,每次都在最后关头才恢复视力、得以挫败恶人的诡计。然而,一天,歹徒终于还是包围了他,把他困在一个马厩里。他明白,已无法指望任何外援,便凭借绝望中迸发的力量殊死搏斗。枪战正酣,可突然之间,他竟再度失明。

茫然之际,一个恶霸大摇大摆地朝他逼近,他却怎么都辨认不出对方的身影。此时,镜头推近,屏幕上出现歹徒的面部特写:他的脸上,写满了残暴的狂喜,预示着下一刻的杀戮。

接着,发生了什么呢?

卢卡嘶吼着一跃而起。我们都还没回过神来,他就已抡起左轮手枪,扣动扳机,把一颗子弹打进了荧幕,正中恶霸眉心!

那年,卢卡二十二岁。

他是个受过教育的男孩。他是有高中会考文凭的。他从来都成绩优秀,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特别优异,性格冷静、专注、沉着,甚至算得上严肃。换句话说,理性与情感层面,他都有了充分的装备,足以将电影画面和现实区分开来。

然而,他却失控了。

身处那样的环境,加上几日来的爆炸袭击……当一组组镜头在他眼前呈现,那个情节,很可能在瞬息之间,与他过去在日夜追捕费拉加时,曾亲历的另一个情节发生了共鸣。最终,他被调动起来的情绪,成为一股无法掌控的力量。最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接二连三的一系列画面,竟会入侵并扰乱某个主体的心情调节机制,促使主体陷入最大程度的暴力。目睹这一切的我们,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就我而言,我所受的震撼之深,令我至今都保留着鲜活的回忆。


某个周六,临近中午的时候,他吩咐我们所有人到其中一间单人病房里集合,说是病人的家人带了瓶香槟,叫我们一块儿喝一杯。护士加上医生,总共十来个人,人手一杯酒。心情大好的他开始致辞,先是代表大家为这份邀请表示感激,接着则就香槟的起源和酿造技术,上了一堂内容丰富、有条有理的课。我们都听得陶醉不已。瞧,这就是一个优秀成熟的成年人对一群年轻人的影响力!就我而言,我对那位坐在病床上的患者一无所知。他笑盈盈的,看上去很快乐。整个聚会差不多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护士们开始收杯子,而他则问道,明天是谁值班。我回答说是我,于是,他请我跟他到办公室去一趟。到了那儿,他递给我一张纸,说道:“这是明天用的。是关于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位病人。我到时候不在,所以这张尸检许可书,我已经填迟了日期,提前给您签好了。”我顿时愕然,喉咙一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了。他应该是察觉到了,因为,他向我投来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眼神,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他换下大褂、穿上外衣,要离开的时候,久久地和我握了手。我独自待了好一会儿。怎会有人如此泰然,如此镇定?要怎么做、经历怎样的锤炼,才能获得这份泰然和镇定?医学,怎么能那么精确地预测出死亡时间?哪些迹象,能作为它的依据?这一次,它又是基于什么迹象?我并没有在做梦。这位病人,我亲眼看见他坐着、活着、说着、笑着。就算让我现在再仔细回想,我的眼前依然能浮现他的样子,和当时别无二致。我们的目光曾交会过,而我的手里,是一张解剖他尸体的许可书。生命,究竟是什么?疾病是什么?生命的终止,又是什么?人的实际经历,能剩下什么?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  2

记忆与回忆  3

讲故事  44

浮现  71

班加西  72

浓雾  79

无年无日  107

字词的分量  108

伊斯利大街  120

一足着地  141

哀悼的尾声  142

初中岁月  151

穆阿马尔  168

肉桂  182

哈德良、维吉尔和高中会考  192

第一步  205

好大的医院 !  206

花束  219

波舒哀  238

警长   242

围裙  251

缝针  264

石膏  273

油布  284

快活快活  298

后来呢 ?  311

后来 ?  312

致谢  31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