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3146649
  • 作      者:
    梁二平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2013年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武帝时期,发展于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退变于大明时期,逆转于晚清时期……由梁二平所著的《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精)》一书沿着古文献、古墓、古画,古船、古遗迹铺就的历史小径,力求掌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第1手资料”、走人“第1现场”,运用考古实证探究历史真相。亦文亦图地解说这段漫长且复杂的海交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了这一理解,人们才会知道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绝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简单重复。简单继承。新丝路不仅仅是主动编织经济合作的网络.还是新世纪的经济规则的制订,也是在国际政治与文化舞台上占据主动的新布局。
展开
精彩书摘
  《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
  第一章 方士引路,北海的探险者
  邹衍,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从古至今我们都是一个面朝大海的国家,面海而居的先民们,从没有背弃过海洋,但对海洋的认识也千差万别。从甲骨卜辞看,中原人写下“河”字时,就写下了“海”字。《说文》释海为:“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释名》说:“海,晦也”,但在上古之人眼中,海洋是天池之水,是一个充满黑暗恐怖的地方。
  尧舜禹也好,夏商周也罢,都活动在中原的范围之内。上古之人认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称中国四周的海为“四海”。《礼记·祭义》分四海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斯时所说的“四海”,有点“天下”的意思。如《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人文的所指,大于地理的能指。
  在古人眼里,海是天的尽头,是人生的尽头,是家国的尽头。孔子栖遑一生,本想在鲁国实现他的抱负,始终得不到鲁国君主的重用。登山望海,不禁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纵观先秦三大地理经典,《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关于海的描述,实在少得可怜。《禹贡》中所有文字都是写“禹定九州”的事,关于大海仅止于“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的泛泛之说。写“海”写得最多的是《山海经》,不过和它所写的400多个山,多不可考一样,《海经》里的海,也多荒诞不经。重“九州”轻“四海”,在“三代”和先秦时,就已是一种正统的地理观了。
  不怕被说为附会,我以为中国第一位载入“史册”的海洋理论家是齐国方士,是他们这些阴阳家的大洋学说打破了九州中央理论,这一海洋理论,批评了陆地体系的小九州,重构了海洋体系的大九州。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中曾以不经意的方式,分别在多个章节中表达了对秦始皇迷信的不屑,也顺便点评了一下齐国的几位方士。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披露了齐人徐市(徐福),言海中有三神山,领童男童女探海的骗局。又如,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驺(邹)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说邹子是以小术而引之大道。这个邹衍,即是“大九州海洋体系”的创立者。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主要是为孟子荀子立传,同时也写了其他学者。太史公说完孟子之后,接着说,齐国有三个邹子,邹忌、邹衍和邹爽。对其他两位,太史公只是各提了一句,集中笔墨写了邹衍。
  太史公说邹衍生在孟子之后(相传为今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镇郝庄村人,推算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驺(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于是,“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他称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德性相生相克,而历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配合。邹衍以“五德终始说”开导诸侯,受到极高的礼遇。不仅在齐国受到尊重,到魏国,梁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拭席位;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
  邹衍承继了齐人的数术文化,成为一位测算命运的高手和“阴阳五行家”。据太史公《史记》说邹衍的著作有《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汉书》说,有《邹子》四十九篇,又说有《邹子终始》五十六篇。这些著作加起来有百余篇,但却没有一篇传世。所以,他的“大九州”的海洋理论,也只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个片段成了邹衍重要的原创记录。
  作为阴阳家,邹衍对儒家的向内的天下观颇不以为然。齐国滨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人们对东部大海有天然的亲近感,加上齐地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和渔民商贾对异域风情的传闻和描述,这一切都激发了邹衍的“学术灵感”,使他对天下的构成做出了“大九州”的推测。
  当年邹衍做学问的地方在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的稷下学宫。这里是中国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后世常说的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邹衍也是在这里的“百家讲坛”上推出他的“大九州”说。山东省淄博市齐国历史博物馆里,复原了一个稷下学宫(图1.1),供参观者体味“百家争鸣”的场景。
  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日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可以说,邹衍是中国第一位海洋理论家,也是第一位挑战儒者“中国”概念的海洋学者。
  邹衍与向内看的儒者不同,他的目光是向外的。
  邹衍认为所谓“中国”,是九九八十一的“天下”的“一分”,并且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它对内而言,即大禹勘定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九州之外“于是有裨海环之”。而“裨海”之外,还有赤县神州,再外边“乃有大瀛海环其外”;虽然,邹衍的“大九州”概念源于推论,而非地理实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方士引路,北海的探险者
邹衍,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
徐福,北方航海先行者
四海,秦汉时代的海洋观

第二章 大洋开洋,黄门译使的近岸航行
“路丝”与“海丝”谁先行
哪里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南海,中国最早的海洋图景
跨海册封,神秘的汉赐倭奴王金印

第三章 西帆东舶,相向而行
帆船的诞生与巨大的海上商圈
中国何时扬“帆”远航
吴帆初航,朱应与康泰笔下的扶南国
东来西去,遂溪的波斯金碗银钱
隋使下南洋,常俊眼中的赤土国
阿曼商船,辛伯达的“苏哈尔”远航
画中丝绸,东西贸易的“大宗商品”

第四章 僧来僧往,跨越大洋的取经传法之旅
印度取经,西去取经的中国僧
东渡传法,天竺高僧拘那罗陀
新罗慧超,西航大唐漂洋天竺
高丽僧倡,开宗传派的义通与义天
东极高丽,刺马丹远航库尔德
东瀛传律,大唐鉴真七闯东海
搜书习字,入唐八大日本僧倡
茶禅一路,最超拔的丝路文化交流

第五章 唐宋官使,东渡西行的声教布局
杨良瑶,唐使“下西洋”的秘密使命
黄慎,一介海商担起的宋丽复交使命
张保皋,从大唐小将到新罗海王
指南针导航,徐兢奉使高丽的航海志
唐宋海图,遥见阿拉伯半岛身影

第六章 沉船密码,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大唐海市,唐代海船就是这个模样
大食沉船,藏在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
泉州宋船,香料贸易的转运商
“南海一号”,南宋海上贸易的重要链条
蓬莱沉船,战船、商船、高丽船
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
中国古船,有多少船模漂泊在海外

第七章 市舶港口,大唐至元的海上贸易
广州,开放时间最长的口岸
明州,唐代开启的东方大港
杭州,宋代最兴旺的口岸城
泉州,宋元时期世界级大港
温州,江山胜览海上传奇

第八章 大元功绩,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亦黑迷失,六下西洋的大元航海家
澉浦杨氏,敢为天下先的“官本船”
汪大渊,远行至西非的海上旅行家
大食蒲氏,宋元泉州海上贸易的洋当家

第九章 泰西行者,敞开东方之门
马可·波罗中国东南行迹
马可·波罗的五幅东方航海图
伊本·白图泰,赞美中国帆船与通商大港
青花瓷,西方绘画里的东方“神器”

第十章 声教广被,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与郑学,误读多年的“下西洋”
消失的水程档案与存世的典籍
郑和下西洋的“九大碑记”
郑和船队图与郑和航海图

第十一章 东洋西洋,通往世界的航线
“明东西洋航海图”的识图传奇
“舟子秘本”,民间海上贸易的《山形水势图》
《漂海录》,“东方的《马可·波罗游记》”
利玛窦为中国打开“世界之窗”
香船古道,千年香绕珠江口

第十二章 海商海盗,明清两代的历史错位
王直,海商的使命与海盗的归宿
郑芝龙父子的失败与成功
海盗,中国古代航海家最后的身影

第十三章 泰西东来,单向度的海七丝绸之路
“哥德堡号”,维京人最斯文的远洋贸易
“中国皇后号”,向中国致敬的美国船
最后的远航,从张元隆船队到“耆英号”
十三行,一曲海上丝绸之路挽歌
血色丝路,中国,你的钥匙丢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